日前,缅甸突然宣布,将停止持续四年半的紧急状态配资114查询平台,国家权力也将不再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,接下来将组建新的政府和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。
从缅方指令来看,原军政府总司令敏昂莱将不再担任一把手,而将成为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的主席。新政府总理,则由纽梭担任。至于此前军政府的最高领导机构要保留还是会撤销,还未提及。
(敏昂莱)
这名纽梭其实不算陌生,他的政治轨迹和敏昂莱是深度绑定的,2023年9月被任命为委员会的核心成员,同时也是敏昂莱的顾问。如今其就职总理一职,其实体现出的也是敏昂莱对权力交接稳定性的考量,要确保新政府能延续军政府的政策方向。
同时他出任总理也明显有过渡性的特征,既需要以文官身份推动选举筹备,又得协调军方和地方武装的关系,这种安排实际上和2010年丹瑞军政府向退役军官政府转型的策略是相似的,未来配资114查询平台不排除会通过名义上的权力下放,为敏昂莱在选举后以“民选总统”身份延续统治铺路。
而敏昂莱这边,表面上来看他虽然不再担任总理了,但仍通过多重机制维系着手中的实际权力。
接下来新成立的安全与和平委员会,主要负责的就是指导国家的防卫与安全,职能涵盖了国防、情报、民族和解等核心领域,敏昂莱作为主席完全可以直接干预政策的执行;同时宪法规定军队对内政、边境事务等关键部门有控制权,通过这一职务敏昂莱仍掌握着全国武装力量。
对于此次重大调整,缅甸官方给出的说法主要聚焦在“局势可控”和“经济复苏”上,但实际上也存在其他意图。
首先就是用选举的合法性来掩盖权力重构。上面我们也提到了,新成立的委员会还是由敏昂莱担任主席,将国防、情报以及民族事务等核心权力都集中到了军方手中,而纽梭作为敏昂莱的亲信顾问出任总理,其核心任务就是协调军方与联邦选举委员会的关系,确保选举结果符合军方预期。
(特朗普)
其次,政策的调整和当前国际局势也脱不了干系。
这段时间,东盟在中美的支持下成功调停柬泰停火,这也让缅甸军方敏锐地意识到,若继续坚持强硬统治,可能成为东盟下一个干预目标。通过解除紧急状态,缅甸试图塑造的是一个“积极参与地区安全治理”的形象,避免被贴上破坏稳定的标签。
同时柬泰停火谈判中,中美罕见达成合作,也给缅甸带来了双重压力。若缅甸局势持续动荡,可能影响中缅经济走廊的推进。中国近期增加对缅甸农业投资,这正是以经济援助换取军方配合的良机;美国这边,将柬泰停火视为“印太战略”的阶段性胜利,若是缅甸方面不配合,很可能遭受更严厉的制裁。
反之,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,我们也需要提高警惕,在当下这个敏感时间点上进行调整,缅甸方面很可能干一件不利于中国的事情。
作为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,缅甸的重稀土如镝、铽等,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。特朗普政府近期解除了对缅甸军政府盟友的制裁,并秘密接触克钦独立军商讨稀土合作,就是为了能将缅甸稀土从中国供应链中剥离。
而缅甸军方这边,则采取了“左右逢源”的策略:一方面继续向中国出口稀土,另一方面允许美国企业参与部分项目以换取军事装备升级支持。此前,克钦邦等稀土主产区的冲突已直接冲击中国供应链。就在今年七月,克钦独立军与缅甸军政府争夺八莫时,导致中国稀土进口量骤减一半。
这种模式未来可能导致缅甸在稀土定价、开采权分配等问题上对华采取更强势立场,甚至以所谓的“边境冲突”来制造供应不确定性,从而迫使中国让步。
更重要的是,中缅经济走廊项目的推进,也高度依赖缅甸政局的稳定,若美国未来通过所谓的“印太经济框架”来向缅甸提供基建融资,缅甸很可能要求重新谈判中资项目条款,甚至引入西方企业来稀释中国股权。
(缅甸稀土)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方也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,如与老挝、越南等国建立替代供应渠道,降低对缅甸的依赖。同时对克钦独立军实施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策略,一方面通过边境贸易优惠维持合作,另一方面以断供威胁遏制其投机行为。
总的来说,缅甸此次权力调整,就是军方在多重压力下的战术性退却,但其核心目标仍是通过有限开放来巩固统治。而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和美国的稀土争夺,也为缅甸提供了在中美之间套利的空间。
未来,若缅甸军方无法平衡选举合法性、资源利益分配和国际压力,局势可能再次陷入动荡,而中美在稀土和地缘政治上的较量,将成为影响缅甸政局走向的关键变量。
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